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京郊一

第(1/2)页

在20号这一天的时间里,抗倭军山海关军团的万余名士兵,沿着儒林村,苏庄村,许各庄村,凉水河,北运河一带。

        在各个要隘地点,开始修筑大量的简易防御土垒。

        同时,伪装成普通百姓的侦察兵们,纷纷向着燕京城郊各处渗透,获取城外日军的分布详情。

        随着各处消息源源不断的反馈回来,所有人都知道,不出意外的话,这场清日战争基本已经定型。

        将以大清的投降乞和,东洋大胜为结束。

        得到了这个结论,几乎所有的军官们心里都很不舒服。

        也更不服气。

        自去年夏天援朝军成军,然后挥师平壤,从舍人关伏击战全歼日军一个步兵大队,一战举世闻名开始。

        这一路铁血澎湃的鏖战,抗倭军可以说是战无不胜,而且越打越强。

        然而到了最后,却是这种结局,不由人不气馁愤怒。

        在20号这整整一天的时间里,何长缨这里就不断有军官成群结队的过来请战。

        不过都被他狠狠的训了回去。

        他只反问了一句话:“近三万日军,三个炮兵联队,两个骑兵大队,拿你的脸去打?”

        在山海关军团原来的作战设计里,日军第1军虽然先行,然而一路的清军阻隔,又带着大量的重炮和各种辎重,路面湿滑泥泞难行,行军速度应该不会太快。

        而抗倭军全体轻装急行军,未尝不能提前赶到通州。

        5000抗倭军将和董福祥,程文炳,丁槐,李占椿各部联合作战,在京郊决战东洋第1军。

        清军三万五千的兵力对上日军近两万八千人,又是防守城池,而且背靠着兵源大城燕京,南方还有源源不断的增援抵达。

        完全有可能挡住日军的攻势。

        而柳刚志的津门旅,加上津塘沽的各路练兵,在渤海岸一带陈兵布防,死死阻击住来自日军威海卫陆军的增援登陆。

        这样不敢说打败日军第1军,然而一直磨耗他的兵力,拖得它无力攻击燕京,最后只得狼狈东蹿。

        要么在渤海湾撤退,要么走山海关逃离。

        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战斗能打成这种局面,即使先前清军一路败北,那时候也基本可以逼迫日军不得不主动的结束战争。

        加入日军依然不罢休,那么就数万大军东进鲁东,夺回威海卫。

        之后在蓬莱渡海,登陆旅顺,打垮大山岩的第2军。

        然后一路东进,再东进。

        跨过鸭绿江,打到安州,平壤,汉城。

        一直推进到釜山港!

        到了那个时候,东洋国等于已经完全破产,唯一能够仰仗的就是利用手里的军舰,封锁对马海峡,阻止中国军队登陆日军本土作战。

        这场清日战争,将会以大清的完胜而光彩结束,从此大清在光绪的领导下,拼命的给西洋各国送银子,买军舰,大炮,炮弹,格林炮,马克沁——

        在此消彼长的军备竞赛中,用四到五年的时间,海军实力就能扩张到完全碾压东洋的联合舰队。

        然后大清水师远征东洋,在濑户内海或者东京湾,彻底的歼灭日军海军。

        最后运兵登陆东洋本土,兵迫东京,让东洋从此万年沦为大清的附属国。

        ——

        从山海关进关,在一路追赶的途中。

        无论是贾起胜,夏青云,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