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人型手枪

第(2/2)页

个新手,他们可不敢拿大老板的生命来开玩笑。



        在没有任何东西帮助下,正常人下潜深度约10米,一些专业潜水者能下潜15米,甚至17米(这是极限)!



        下潜的深度就是跟水中压力成正比的,不考虑水中压力而下潜至任何深度那是理想化的因为下潜的极限就是人对抗水压的极限。其次,你也要考虑水温的变化,因为越深则越冷,还有要考虑你呼吸的力度。



        总之,下潜深度与你自身的身体条件成正比,在深水下,压力是海面的上千倍。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体的感觉恰好与高山相反。深海中的高压对人体各生命器官都会造成威胁。对于一个潜水员来说,压力的大小由下潜的深度以及水的密度和重力决定。每下潜10米大约会增加1个大气压。这时身体内产生的气泡会对潜水员造成严重影响,其身体的各器官,如肺、消化系统以及听觉系统都会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而受到挤压。



        古巴潜水运动员皮平费雷拉斯在2003年创下了自由下潜至170米的纪录。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心脏必须收缩至一个李子的大小,血液不再在肢体内循环,以便集中在胸腔,避免肺部衰竭。与此同时,费雷拉斯的心跳也降至每分钟10次。他仅用了2分39秒就完成了下潜和上浮的全过程。



        虽然李志成很爱游泳,也很会游泳,但游泳和潜水,特别是深水潜水,完全不是一回事。再没有把握之前,绝对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去试验的。



        要知道,就算下面是沉船宝藏,价值几百亿美金,但对李志成的吸引力,却不是特别的大。毕竟李志成现在也算是个有钱人,就算没钱,按照现在自己手头公司的赚钱速度,绝对也能让自己发财。



        为了一个未知的宝藏,搭上自己的命,那就不值得的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李志成可不想做有命赚钱,没命花钱的人。



        既然普通潜水设备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那自己就“制造”一个更加强大的潜水设备,并且这个设备十分的特殊,也只有自己能够“制造”。



        现在李志成对于空间的控制,虽然说不上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但也算是十分的熟练,比如一些东西的进出空间,李志成已经不像刚开始的时候,弄一些东西进出空间都会累的不行,特别的大件的东西。



        现在几个集装箱,李志成也随随便便的就可以弄进弄出空间里面。但有一项,李志成一直没有尝试着进行控制,那就是空间里面的空气。



        要知道,空间的里面的东西,包括水产,果苗,水,着一些,都是有型的,控制起来比较容易。比如李志成与人喝酒的时候,可以将嘴巴里面的酒水直接引入空间里面。



        但是,空气却是无形的,完全不知道如何进行控制。以前李志成也没想着需要去控制空气,毕竟这东西控制起来也没用,虽然里面的空气比外面新鲜无数倍,但自己总不能不呼吸外面的空气吧?



        但现在李志成却面临要控制空气的问题,因为李志成想潜水下去,游艇携带的潜水设备,绝对不能满足要求。



        李志成自己想“制造”的设备,就是用能量包裹自己,然后用能量来对抗水压。但能量并不能给自己提供需要的空气,所以,李志成只能想着控制空间的空气来让自己呼吸。



        如果不这样,万一自己到达比较深的海里,潜水设备的氧气用完了,自己就完蛋了。如果在那个时候进入空间,李志成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万一整个玉佩都被水压压碎了,自己不知道是不是随着玉佩烟消云散?



        所以这个险,还不值得自己去冒,在现有的条件下,还是利用能量来“制造”属于自己的设备,控制空间里面的空气来给自己提供氧气,是最好的方法。



        而在接下来的日子,大家都会看到一个怪异的现象,他们的大老板,每天不携带潜水设备在海里游泳,说游泳不恰当,应该是不断的潜水。



        利用能量“制造“潜水设备是行得通的,所以李志成在水里几乎可以不沾水,因为有能量的隔绝。但这种隔绝却是不能提供空气,让李志成感觉与真正一头扎进水中没有区别,都是要憋气。



        而利用能量给自己“制造”的一个独立小空间,消耗的精神力不大,这也是为何李志成在缅甸进入张真人阵法前,可以用能量来隔绝蚂蟥的叮咬一个道理,使用起来十分的熟练。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