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清朝铜胎掐丝珐琅瓶

第(1/2)页

第九十六章清朝铜胎掐丝珐琅瓶



        这些书不单对你,对我们来说,价值都很大,因为这些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我像你这么年轻的时候,以为跟着师傅学了点皮毛,看了两本书就自以为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三的想法,所以等吃亏之后才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而中间的这些陈列柜,就是当年我狂妄自大所得到的惩罚,不过现在看来,这又成为了我的财富。这里面每一样的东西都有一个小故事,想不想听听我这个老头给你唠唠?



        李志成从周兴的回答可以得出,这里面陈列的“古玩”,应该大多是赝品。而对于其中的故事,李志成是十分感兴趣的,毕竟能够增长见识嘛。



        所以李志成很诚恳的说道:既然周哥有兴致,那我洗耳恭听。



        周兴带着李志成走到一对铜胎掐丝珐琅瓶前,说道:这对铜胎掐丝珐琅瓶对来我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因为我第一次独自出去淘宝买回来的东西。



        当时我刚刚二十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跟着师傅学习古玩也有十多年了,正是一桶水不满,半桶水晃荡的时候,而一般的卖家最是喜欢我们这种人。因为我们这些人不懂装懂,容易上当受骗;不懂的话,人家根本不听你忽悠,根本不买,懂的话,你说多没用,人家自己有眼力。



        而我们这种人呢,将懂未懂;古玩这水呢,又特别的深。当时我师父也是为了出去历练历练,当做是对我的考验了。



        当时的市场还没这么兴旺,一般的收藏都是藏友之间互赠,或者是乡下收回来,还有就是一些人迫于生活,偷偷的转卖。我当时一个在孝感的朋友说有人要出售一对清朝时期的铜胎掐丝珐琅瓶,但他拿不定主意,让我过去看看。



        我当时心高气傲,有人邀请我过去鉴定,当然就迫不及待的想证明自己,所以想都没想就过去了。



        当时那个朋友也是受人支托,说是同学的舅舅(为了简洁,下面就简称舅舅了)生病,家里没啥好东西,就剩这么一对祖传的清朝铜胎掐丝珐琅瓶,着急出手。当时去的时候,是孝感城郊交界处的一个农家小院,一家人都很朴素,四世同堂。当时这朋友同学的舅舅的老父亲,还对于儿子要卖出这个铜胎掐丝珐琅瓶十分的气愤,一直阻挠着我们上手,还赶我们出去。



        我当时第一眼就感觉这东西很对,应该的大开门的物件,并且当时舅舅的小孙女也一直哀求着我救救他爷爷。东西是好东西,又可以帮助别人,何乐而不为呢,朋友就很想买?



        但当我出价的时候,另外一拨人过来了,说是舅舅的姐姐,也带着一个人过来,说是一个医院领导,平时没啥爱好,就喜欢淘弄古玩,如果这铜胎掐丝珐琅瓶能卖给他,他将负责舅舅的医疗费,并且直至舅舅的病情治愈为止。



        本来这人算是坏了规矩,一般来说,古玩这一行,只要别人先看上,在看着东西,其他人是不能插足进来的,直到先前那个放弃才能来看,这有点像人家赌石的行规。



        不过舅舅一听,很心动啊,因为按照他们和我朋友谈的价钱,还不一定能够治愈自己的病情。不过当时的人还是很有诚信的,毕竟是我们先过来的,愿意先让给我们,不过要两边出价,价高者得,如果价格一样,肯定先卖给我们。



        因为有竞争,所以价格就越来越高,后来已经差不多超出这对铜胎掐丝珐琅瓶的实际价格了。那时候淘弄古玩没现在这么难,现在古玩市场90%以上都是工艺品,所以我朋友放弃了,而舅舅也显得有点着急,我们开始还以为人家是怕对我们失去了诚信,没多想,但人家是怕我们真的不买啊。



        我这时候想着自己第一次独自鉴宝,怎么都想买回去,也是有点鬼迷心窍的感觉。所以我同学放弃的时候,征求我朋友同意之后,我自己想买下来。



        所以我们继续出价,价格已经超出真品清朝铜胎掐丝珐琅瓶的价值不少了,所以那个领导果断放弃了,然后愤愤的离开了。而我虽然出的价钱高了点,但也是满心欢喜,毕竟是第一次独自出门鉴宝。



        当我们正式交易的时候,舅舅的老父亲又出来阻挠,而那个小女孩也是拉着我们千恩万谢。



        我们满心回到朋友家里的时候,拿出来再次观看的时候,开始发现不对,因为这铜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