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堵不如疏

第(2/2)页

开设店铺,贩卖货物,用特殊手段获取利益。他们每日都去集市游逛,趁政府急需货物的机会,所卖物品的价格就成倍抬高。所以商人家中男的不必耕地耘田,女的不用养蚕织布,穿的必定是华美的衣服,吃的必定是上等米和肉;没有农夫的劳苦,却占有非常丰厚的利润。依仗自己富厚的钱财,与王侯接交,势力超过官吏,凭借资产相互倾轧;他们遨游各地,车乘络绎不绝,乘着坚固的车,赶着壮实的马,脚穿丝鞋,身披绸衣。陛下,这话听起来,是不是便觉得商人可恨可恼?”

        “不错。”李世民皱了皱眉头,说道。

        “所以自古以来,因为这样的商人令人觉得可恨可恼,所以历朝历代的君王,都会重农抑商,还会去贬低商人的地位,比如秦规定商人不能穿丝绸衣物,汉代规定商人申报不实要没收家财……到了我朝,亦规定商户不能入朝为官,其子嗣亦不可参与科举,诸如此类。”夏鸿升笑了笑,对李世民说道:“可是陛下,用这些规矩来惩罚商人,最后的结果呢?是,商人是地位低下了,是为人所不齿了,是被文人们看不起了。可于国来说,朝廷无视了这一最能够积累财富的群体,放过了这一块肥肉,于商人自己来说,他们虽然受到了种种歧视,可他们所赚取的钱财,却一点儿没少。他们的生活过的更好,商人始终都是最有钱的那一部分。其实,治理商人,就应当像当初大禹治水一般,堵不如疏啊!”

        “如何疏?”李世民听得倒是起了兴趣来,又往前坐了坐,问道。

        “逐步放开对商人的部分限制,对商人的行为,不是以限制其同其他百姓一样的权利,而是通过律法和税收来加以管控和引导。”夏鸿升沉声说道。

        “放开商限?!”李世民双眼一凝,眉头紧蹙,盯着夏鸿升,一字一顿的说道:“你是在同朕说笑?”

        夏鸿升摇了摇头:“微臣并非说笑。开放商限,使商人同寻常百姓拥有一样的权利。相应的,商人须向朝廷纳税。如此一来,商人有了更多的机会,更加有利,便不会反对纳税。同时,朝廷也获得了极大的收入,这些收入可以被朝廷用来投入农业,又或是其他地方,使得其他各个行业也有所发展。朝廷从商人身上得到收入,拿来反哺其他行业。当然,朝廷须对商人的交易市场进行监管,以防个别商人结党垄断,这里面还有许多要管控商业的地方,具体出来就十分细琐了。另外,朝廷还可以通过调节税收,来引导商人。比方说朝廷要鼓励海商了,那就对海商减税,或是返税,减少关税,这样一来,商人们就积极投身海商。朝廷站在客观的立场,不带鄙夷和刻意压迫的去制定出一部律法来,规定商人能够怎样做生意,不能怎样做生意。如此一来,向商人纳税,就不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反而带给了他们便利。他们自然就会主动纳税。”(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