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尖端与常规

第(2/2)页

大炮,载足了弹药,又各自配备了三百人的水师将士,另有船底二百人的民夫踩轮——大唐的铁甲船,在保持性能和保证船上补给的前提下可以承载八百人之数。这个数字没有超过前隋五牙船的载人九百之数,更是距离三国楼船的三千人之数相去甚远。不过,夏鸿升觉得,这前隋的五牙船,能载人九百,若不远航,应该也是可以的。但是三国楼船的三千人之数,这就有些太夸张了。

        连明朝世界上最先进的“宝船”上,也才容纳一千余人而已。大唐的铁甲船,其实在保持性能和保证船上补给的前提下,本也是能容纳这个数,不比后世明朝的宝船少的。只是作为专门用作战斗的专业战船,故意留出些余地,以应对一些其他的多变的状况。而若真要在船上塞下三千人,那除非是除了人之外,什么都不装,且估计还只能是风平浪静的飘着,风一吹浪一打,估计就得翻船。

        这一十二艘铁甲船,是大唐水师如今的主力。本就已经在琉球训练了许久,加装上了红衣大炮之后,又训练在海上使用红衣大炮,提高炮手的精准度,训练了两个月。

        而在长安的大唐军机坊,后装线膛火炮,和定装弹药,已经开始了它缓慢的制造流程和周期——在使用蒸汽机提供巨大动力的机床出现之前,这个产能已经没法再提高了。军机坊中现有的机床,是脚踏式和石盘转动带动式的,对于一些坚硬的东西,还有水轮提供动力的体型很大的车床。这些现有的机床,其本质都还没有脱离最原始的树木车床的范畴。用来切割木材,或是进行简单的切削是够用了,可是对于加工弹壳和炮筒来说,精度和力度都严重不足。

        夏鸿升也由此明白,动力,如今已经成为阻碍大唐进一步发展的沟壑了。

        本公子知道茶壶盖被沸水冒烟顶起来哐哐当当,就是蒸汽的原理。可不知道怎么把这蒸汽顶起茶壶盖,变成复杂的提供巨大动力的蒸汽机啊!

        夏鸿升仰天长叹。

        “贤侄,怎么了?”李孝恭问道。夏鸿升站在李孝恭的身后右侧,是以被李孝恭听见了他的长叹。

        “哦,小侄只是想到这些水师将士此去出征,里面有些人许就不能再活着回来了,是以心中伤感。”夏鸿升对李孝恭答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小侄受不了这感觉。大抵小侄是不大适合来做将军的。”

        听了夏鸿升的话,李孝恭也是神色一黯,也叹了口气,说道:“本王随大唐一路征战至今,死在本王眼前的军中将士,又有几何?是数都数不过来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本王也不希望他们去疆场杀伐,身死异乡。本王不能保证让他们每个人都活着回来,可大唐需要他们。便是本王自己,若为大唐故,也当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夏鸿升一愣,继而默默不语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