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小荷才露尖尖角二

第(1/2)页

随着这阵风潮的袭来,云子桐明白原来轻松惬意的校园生活将一去不复返,不管是自己的穿着,言语,还是行为都要注意起来,她在看的手抄版古籍也必须转明为暗,不仅给书包上一层严密的教科书外壳,而且为了避免被人不小心看到书里的内容以此为由来高发她,她一到课间就避到去人少的角落看书,跟同学间的交流越发的少了,除了和哥哥们一起上下学,平常都是独来独往,同学们对她的行为也慢慢习以为常,因此一直没人发现她看的书并不是真正的教科书。

        人老成精,云子桐从原有的记忆里得知的事情,老爷子已经从蛛丝马迹里察觉到了此次的不同寻常,因此,已经让全家人换上了打上补丁的衣服,平时都随手拿着红宝书翻阅,一切引人注目的事情全都杜绝,使一家人平稳的度过了这个时期。

        在这期间,除了云家人,没有人知道云子桐把家里收藏的她感兴趣的古籍都看了一遍,扩大了自己的知识存储量。而且,她每天坚持练字,把褚遂良的楷书与前世练的簪花小楷结合起来,形成拥有自己风格的独特楷体。        时代所限,老百姓的生活条件都不太好,家里孩子又多,很多家庭不能让所有的孩子都上学,这就涉及到选择的问题,即使明面上规定男女有一样的受教育权,但由于华国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这时候能上学的大多是男孩子,女孩子能上学不是家里条件好,就是在家里受宠爱。

        一开学,因为长得甜美可爱,穿着整齐干净没有补丁,在一群脏兮兮的小不点儿中格外的引人瞩目,除了极个别嫉妒心强的女孩子,云子桐普遍受到喜爱,尤其是男孩子,虽然还小,可追求美好的事物是人本能的追求。        而小孩子们哪管这些,特别是家里受宠的,看见云家兄弟的书袋都回家嚷嚷着要,有些家里稍稍好一点的,被闹得没办法了就只能忍痛凑点布出来,让家里针线活好一点的再给绣点简单的花样,当然这花样跟云子桐的肯定没得比,但好歹把孩子给糊弄过去了。

        那段时间,学校里孩子们都以自己有个绣花的书袋为荣,云家哥俩算的上引领了祁水县六十年代校园的流行风潮。        云子桐坚持要学,也没见她戳到手,每天的练习时间也不久,反正也就浪费点布啊,线啊,就随她去了,女孩子会点针线活也是好事。

        于是,等不久之后,全家人都收到了云子桐自己绣的礼物,给老爷子的是绣着松柏的荷包,给爹的也是荷包绣着玄武龟,给娘的是绣了兰草的手帕,给两个哥哥准备的是绣了墨竹的书袋,因为时代环境的关系,都选了不怎么惹人注意的颜色。虽然东西各不相同,却都活灵活现,这令一家子都十分惊叹云子桐的天赋又暖心于云子桐的孝心。        再长大一点儿,云子桐能自己自由进出密室之后从书柜上翻出了一本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